
【导语:三千万宠爱在一身的一汽-大众,要完成一次从“大众”到“出众”的转型升级,力争2030年实现“五大领先”。】
国内首家产销突破3000万辆乘用车企,这成为了一汽-大众独一份的标签。

10月30日,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一汽奥迪A5L领航版在长春基地正式下线。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张恩惠在仪式现场表示,这是我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新的里程碑,承载着中德合作的深厚友谊,见证了共和国汽车工业奋发图强、跨越发展的艰辛历程与非凡成就。希望以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为新的起点,政企携手共建汽车产业新高地,携手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携手打造开放合作新标杆。

3000万辆,承载了3000万个梦想,凝聚着3000万份信任。捷达、大众、奥迪的三位车主,讲述各自的故事,代表3000万车主表达对一汽-大众“与爱同行”以及“千金不换”的情谊。86岁的一汽-大众第一任总经理林敢为也“回家”打Call,将这一格外有温度的现场氛围感带向一个新的高潮。作为这家合资车企001号员工,林敢为说自己有两个愿望,一是一汽-大众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市场,另一个是一汽-大众要有自己品牌的轿车,如今这两个愿望都实现了。铿锵有力的声音中渗透出一汽-大众历史的厚重、成长的印迹和发展的力量,他回忆了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艰辛与荣耀,为见证企业跨越3000万辆的重要时刻感到欣慰和自豪,希望一汽-大众在新的起点实现新的突破、创造新的辉煌。

忆峥嵘岁月
10月30日,在长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内,处处可见“3000万”的字眼,这家中德合资公司,以这样的方式忆峥嵘岁月,也宣示自己将迈向新的征程。在发布会现场的图片墙上,从点点滴滴记录下一汽-大众成长的轨迹。
一汽-大众缘起于两个男人的握手。早在1987年10月,正在意大利一座小岛上休假的正在意大利一座小岛上休假的卡尔·H.哈恩博士(Carl Hahn)突然收到一个信息,他的好朋友基普告诉他,一汽向大众汽车集团提出合作的申请。哈恩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他立即用休假别墅里的传真机给一汽时任厂长耿昭杰写了一封信。当年10月20日,履新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不久的哈恩博士第一次到访一汽,于是和耿昭杰有了第一次握手。

虽然谈判的过程存在各种波折与插曲,但这两个男人始终坚定推动合作。在多方努力下,1991年2月,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我国首个按经济规模起步的现代化乘用车生产企业。

次年7月1日,第一辆SKD组装的捷达车在临时总装线下线。捷达投放市场后,迅速畅销大江南北。1993年年初,一汽-大众接到一笔订单,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为村民一次性购买250辆捷达,耿昭杰亲赴华西村,参加首批50辆村民买主交车仪式。这在当时引起极大轰动,同时也在释放一个信号,原先被视为达官贵人身份象征的轿车,逐渐变得接地气。驶入寻常百姓家,这让一汽-大众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有深深的根基,也是如今获得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情感根基。对于许多人而言,捷达不止是一辆车,还承载着时代的记忆以及爱的延续。其中,一位年轻车主在现场分享的就是一个关于车轮上的传承的故事,两代人六台捷达。

从家轿普及到豪华车制造,一汽-大众持续前进,一举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领军者。随着中德不断深化合作,奥迪从1996年开始被纳入一汽-大众生产, 一汽-大众也因此成为当时国内唯一兼有普及型和豪华车两种产品系列的合资企业。奥迪国产,不仅给一汽-大众带来丰厚的利润,也促进了中德汽车更紧密合作以及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
34年来,一汽-大众始终用国际先进的运用体系助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采用康采生产体系、奥迪特质量评审等先进体系,携博世、福耀玻璃、宁德时代、华为等1900多家供应商和1500多家经销商,将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好的产品源源不断带给中国消费者更佳体验的同时,与用户的感情也在不断升华,终于迎来了与3000万用户双向奔赴的时刻。

选择一汽奥迪A5L领航版来迎接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一汽-大众同时也释放出新的信号。作为国内首款搭载华为华为乾崑ADS系统的燃油车,基于奥迪全新PPC豪华燃油车平台的一汽奥迪A5L,在智能、空间、动力跃级进化,开创了中德合资企业融合中国前沿科技的新范式,让德国制造与中国创新加速更好地融合。
累计营金额超5.5万亿元、上交税金超过7300亿的一汽-大众,有过多年的辉煌,也有近年来被比亚迪夺走国内年度销冠的不甘。如今,这家合资车企在一汽和大众双向赋能下转型升级,持续为中国用户提供高品质出行体验,努力将企业建设成为新时代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标杆。
出众向新
带着3000万用户一路相伴的深情厚爱,一汽-大众迈向迈向智能网联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至于如何实现出众向新,中国一汽副总经理兼一汽-大众总经理陈彬发布了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一汽-大众确立了“两高一新”总体目标、“五大领先”具体目标和十大核心任务,正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加速前行。

在商品规划方面,一汽-大众将坚持“油电混共进全智”战略,未来五年,将推出近30款全新商品,其中新能源商品超20款,全方位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在技术创新层面,一汽-大众将依托两国九地研发布局,持续保持年均近百亿的研发投入,聚焦智驾、软件等智能电动核心赛道,加速技术创新及应用。其中,聚力推进“电子电气架构”科技创新, 由一汽-大众与本土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中国区专属CEA架构有助于提升集成度30%,降低成本40%;聚力推进“智能驾驶”科技创新,计划2026年推出L2组合驾驶辅助,通过点对点领航辅助和多场景泊车辅助等智能技术进一步提高新车的竞争力。
在运营模式方面,一汽-大众将积极探索捷达品牌本土化运营新模式,引入中国本土优势资源,推动品牌、商品、生态、治理模式全面焕新。此外,一汽-大众三品牌协同加速出海,实施“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三步走策略,实现国内国际双轮驱动,塑造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出海新形象。
一汽-大众首批出口车辆已于2025年9月28日从上海港发往中东地区,共554辆迈腾、速腾车型,计划于11月在中东上市。此次出口标志着中国合资汽车品牌首次进入中东市场,也是一汽-大众海外事业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此外,一汽-大众还发布了“创·享之道”企业文化3.0:以“一汽-大众,一起出众”作为全新企业文化核心,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标杆”为全新愿景,以“造价值经典汽车,创智慧出行生态,促人车社会和谐”为全新使命,以“诚信创造价值,尊重成就共赢”为核心价值观,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长期主义、利他主义”的经营哲学,和合共生,一起出众。

“在中国,为中国”,作为长期主义的一汽-大众以真心实意获得3000万用户的宠爱,这是不同于其他车企的荣耀,给予一汽-大众底气和力量,向新发力,向质前行。而个别自主品牌和新势力或在销量、或在一些智电技术上的赶超,激发一汽-大众从“大众”到“出众”蜕变的斗志,志在2030年实现效益领先、规模领先、研发领先、产品领先以及管理领先。
中国汽车工业史在合资与自主竞合中不断续写新篇章。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日新月异。
点评
一汽-大众是功力深厚但需要适应市场新规则的实力派。国内首家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显示出这家合资车企在华的根基深厚,国民认可度高,拥有历经时间验证的品牌信誉、强大的德系制造工艺和庞大的市场保有量。但是,在澎湃的电动化科技与前沿的智能化科技的新赛道上,一汽-大众一时无法成为新汽车时代的领头羊,不过,其在智电赛道上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并存在从“大众”到“出众”的可能性。
正规的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