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观察家#
三艘万吨级的大家伙,在同一天交给我们海军,这事儿放眼全世界你都找不出第二家吧?可我告诉你,这还真不是电影特效,而是几年前在海南三亚真实发生的一幕。075两栖攻击舰、055万吨大驱,还有一艘战略核潜艇,就这么打包成一个“大礼包”送出去了。
这不,最近一份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俄罗斯科学院报告,在网上都传疯了。说什么我们10年就能追上俄罗斯,25年就能跟美国海军掰手腕?这是给我们戴高帽,还是真有点东西?我看了半天,感觉这帮老外还是没看懂,或者说,故意装作没看懂。
很多人光盯着这些铁疙瘩,觉得这就是全部了。我说啊,他们全看偏了。真正让一些人晚上睡不着觉的,根本不是这些摆在明面上的东西,而是那些我们普通人平时感觉不到,但却已经深入骨髓的改变。
咱们先聊个看不见的。你手机里那个导航,以前是不是只有GPS?现在多了个北斗,你可能没啥感觉,顶多觉得定位快了点,或者在地下车库偶尔也能收到信号。但你把这事儿往大了想,那可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2020年,我们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上天,全球组网成功。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整个地球上,我们有了一双完全属于自己的“天眼”。这双眼睛,别人关不掉,也干扰不了。
就说报告里那个99A坦克,凭什么能在跑动的时候,炮弹还能打出92%的命中率?换以前,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它长了“天眼”!北斗就是这个天眼。它让坦克不再是瞎子,让炮弹长了眼睛,让每一个士兵、每一辆战车、每一架无人机都通过数据链连在了一起,变成一个拳头。
以前打仗靠地图、靠吼,现在是靠屏幕上的数据点。这套系统,比你造多少艘航母都来得更底层,更要命。这是看不见的“神经中枢”,是咱们自己的游戏规则。俄罗斯的报告提到了99A和T-90M的差距,但它没好意思说,这根本不是火炮的差距,而是两个时代的差距。
有了聪明的“大脑”和灵敏的“神经”,还得有颗强劲的“心脏”,不然跑不快,也跑不远。
这么多年,咱们的飞机,特别是最顶尖的那几款,一直有个心病,就是发动机。这事儿军迷圈里都懂,没啥好藏着掖着的。就像你买了一辆顶配的跑车,结果发现发动机是别人家淘汰下来的,那心里能得劲吗?不仅不得劲,关键时候还容易掉链子。
但现在,你再看看珠海航展上那些歼-20,屁股后面喷出来的火焰都不一样了。换上了我们自己的“涡扇-10C”,这颗“中国心”终于跳起来了!而且跳得还挺猛。
这叫什么?这叫彻底摆脱了脖子被人卡住的窘境。以前人家一断供,我们的生产线就得停。现在不了,我们自己能造,而且性能还一点不差。这意味着我们的“威龙”想造多少就能造多少,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也意味着,那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轰-20,离我们不远了。因为最难的那颗“心脏”已经有了着落,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俄罗斯的图-160再快,那也是上个世纪的思路,在今天的雷达网面前跟裸奔没啥区别。而我们下一代的东西,玩的是“你看不见我”的隐身游戏。
好,现在“大脑”和“心脏”都齐活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那些钢筋铁骨的大家伙,你就能品出不一样的味道了。
回到开头那三艘船。还有那艘已经泡在水里的福建舰,上面那三条电磁弹射轨道,明晃晃的,谁也装看不见。俄罗斯的报告画了条斜线,说我们25年后海军吨位能跟美国并驾齐驱。我觉得这算法太保守了。
看看江南造船厂的卫星图,船坞里跟下饺子一样。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吨位问题了,这是工业体系和技术迭代能力的碾压。
但我想说的是,这些不是要去大西洋溜达的“世界警察”。它们更像我们家门口的“超级守门员”。任务就一个:谁也别想在我家门口撒野。我们的航母编队,活动范围就在那几个岛链内外,这是在用实力告诉所有人,这片海域的和平与稳定,我们自己说了算。
守门员光有身体还不行,还得有能让对方前锋不敢轻易射门的家伙事儿。报告里提到的那些在新疆、甘肃新挖的“坑”,还有那个能从东北打到华盛顿的东风-41,就是这个道理。
那玩意儿,不是用来砸人的,是放在那里镇场子的。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确保没人敢掀桌子。这不是要跟谁拼命,这是在划红线,告诉所有人:别过来,过来后果自负。这就是“最低威慑”,是最响亮的和平宣言。
所以你看,那份俄罗斯报告之所以炸锅,根本不是因为那几个数字算得有多准。而是因为它无意中戳破了一件事:咱们的军事现代化,已经不是简单的“数量”堆砌,而是一个“大脑-心脏-躯体”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在成型。
别人失眠,那是别人的事;咱们自己,只需要知道脚下的路该怎么走就够了。毕竟,时间,才是最公正的裁判。
正规的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